河南传统法治人物:刘青霞

生成海报分享 年代:近现代(1912-1949) 地市:安阳 浏览:
所属年代:近现代(1912-1949)
关联地点:河南省安阳市
籍贯/祖籍:河南省安阳市
身份标签:辛亥革命志士
关联典籍:《中国新女界》
关联遗存:刘青霞故居纪念馆(开封)
生平简介

刘青霞(1877-1922),女,原姓马,安阳县蒋村人,后嫁于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,遵夫姓,改称刘青霞,刘青霞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、辛亥革命女志士。

辛亥革命前后,她被选为北平女子法政学校校长、北平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、北平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。她在尉氏县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——华英女校;以巨资支援同盟会河南分部成立大河书社;辛亥革命河南起义时她又有巨额捐助;她还拿出9000两白银在贾鲁河上修筑歇马营大石桥一座,造福乡里,赢得了群众的称赞。孙中山先生为她题写了“天下为公”和“巾帼英雄”八个大字。老百姓把她比作秋瑾,有“南秋瑾,北青霞”之说。

法治思想

“争女权 襄助革命天下为公”

法治轶事

热心社会公益 1907年,刘青霞跟着二哥马吉樟游历日本。正是在日本,她加入了同盟会,开始接受民主自由等进步思想。这之后,她的公益活动便与革命、办学联系了起来:出巨资资助进步刊物《河南》的创办;捐给《中国新女界》杂志6600多两白银;资助同盟会地下联络点“大河书社”。回国后,她在尉氏创办“华英女校”,捐给尉氏高等小学堂、开封女学堂等各3000两白银,捐给中州公学1000两白银等。 后来,河南旅京人士在北京成立“河南公立旅京豫学堂”。这所学校是在“嵩云草堂”的地址上修建的,它原是袁世凯的祖父创建,为河南同乡京官平时宴会之所。康有为等人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时,也联合1300多人在此开会。 此次建校共需5万两白银,刘青霞自己就捐了3万两,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捐了1万两。“我1947年接任校长时,松筠庵礼堂上还悬挂着刘女士的遗像。这说明河南人对刘女士慷慨好义,公而忘私的行为是铭刻在心中的。”曾在该校任校长的李茂永写道。 该校几经易名,1956年,北京各私立中学并入市立中学,该学校才宣告结束。刘青霞说:“凡属公益善举,宁节己襄助,未敢做守财之奴。”正因此,1912年,她被河南各大团体公举为河南省国民捐总理。她上任之时,天津的《民约报》如此报道:“刘女士竞争慨然以为己任……各大团体接电后均至车站欢迎(计有30余团)。是时汽笛鸣鸣,刘女士至矣。遂皆肃然脱帽致礼,刘女士亦依次答还,颇极一时之盛。” 1921年,刘青霞还捐给尉氏县平民工厂5万元捐款,给开封难民收容所衣衫褴褛的孩子们捐了40套新衣服。

历史评价:刘青霞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极具变革的年代,她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胸襟和胆识,以自小便形成的兼济天下思想为起点,冲破传统束缚,经历了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,随着命运的改变、阅历的增加和境界的提高,她将短暂的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慈善事业、教育事业、民主革命,这既是她自身品质的升华,也是时代的造就。 刘青霞用生命铸就了“巾帼英雄”这一历史丰碑。
推荐单位:安阳司法局